-
【劃重點】:2025年,同時上榜《財富》世界500強和“全球最受贊賞公司”的企業共計42家,約占當年《財富》世界500強總數的8.4%;其中登上雙榜的中國企業4家(海爾智家、阿里巴巴、聯想集團、臺積電),占今年上榜《財富》世界500強中國企業總數的3.07%。
【家電資訊-家電新聞 - 營銷視野,作者:編輯】文:劉步塵
2025年,同時上榜《財富》世界500強和“全球最受贊賞公司”的企業共計42家,約占當年《財富》世界500強總數的8.4%;其中登上雙榜的中國企業4家(海爾智家、阿里巴巴、聯想集團、臺積電),占今年上榜《財富》世界500強中國企業總數的3.07%。
美國東部時間2025年7月29日,《財富》(Fortune)官網發布2025年度世界500強榜單。
今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企業的營收總和約為41.7萬億美元,比去年增長約1.8%。此次上榜門檻從321億美元增長至322億美元。
今年,加上臺灣地區企業中國共有130家公司上榜,比去年減少3家,是2019年以來數量最少的一年。
進入榜單的中國大陸(含香港)公司數量為124家,比去年減少4家。
今年,中國130家上榜公司的2024年營收總額約為10.7萬億美元,相比去年133家上榜公司營收總額下降約3%。
今年進入2025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的高技術企業共34家,其中美國1家,中國大陸企業6家。
今年共有34家公司未實現盈利,其中10家是中國大陸公司。虧損榜中排名第一的是墨西哥石油公司,虧損額超過426億美元;昔日芯片霸主英特爾公司虧損排名第二,虧損額超過187億美元。
由于《財富》世界500強的排名依據是企業收入,登上該榜單意味著企業規模已躋身全球前500之列,因此,進入《財富》世界500強一直是諸多中國企業的夢想。
為進一步豐富對企業的評價維度,自1997年起《財富》雜志每年發布“全球最受贊賞公司”榜單,從“創新能力”、“社會責任”、“全球化競爭力”等9大指標對企業進行盲測與綜評,該榜單與《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形成互補關系,構成了較為完整的企業評價體系。
但兩個榜單的上榜企業常常有很大的差異,以今年為例,同時上榜《財富》世界500強和“全球最受贊賞公司”的企業共計42家,約占當年《財富》世界500強總數的8.4%;其中登上雙榜的中國企業共4家(海爾智家、阿里巴巴、聯想集團、臺積電),占今年上榜《財富》世界500強中國企業總數的3.07%。
業界一般認為,能同時上榜《財富》世界500強與“全球最受贊賞公司”榜單的企業,必定是大家公認的真正優秀企業。
因此,看《財富》世界500強的正確方式,是跳出榜單看榜單,看到榜單背后的邏輯。
什么樣的企業值得特別關注?同時具備如下三大特征的企業值得特別關注:
1、排名持續上升的企業——這樣的企業,即使和同為《財富》世界500強的企業相比也是優秀的,因為它跑贏了《財富》世界500強的大盤。
2、利潤表現出色的企業——營收、利潤同時表現出色,這是企業健康的標志。
3、具備持續成長能力的企業——持續的成長能力意味著一家企業建構了完整的競爭力結構,具備應對未來復雜挑戰的能力。
那么問題來了:登上世界500強榜單的中國企業,有幾家符合上述三大特征?
中國企業:未來主場必定在全球
越來越多跡象表明,僅在本土市場有所作為是遠遠不夠的,未來的市場必定是全球一體化的市場,觀察一個企業是否具備持續成長的能力,一個極為重要的指標就是看它海外市場表現怎么樣,在全球的品牌影響力怎么樣。
當本土市場已無法承載企業持續發展需要的市場空間,向海外市場輸出產能、產品及品牌就成為必然。越來越多企業家形成了這樣的共識:誰率先完成全球市場布局誰才能在本土市場站穩腳跟,對于今天的中國企業來說,全球化創牌不是選擇題是必答題,未來中國企業的主戰場必定在全球而不是在本土。
然而,全球化的路并不好走,不少企業因為扛不住前期的戰略性虧損而倒在了國際化的門檻之外。正因如此,站在全球化的視野之下,以“排名持續上升”、“利潤表現出色”、“持續成長的能力”三大標準再一次對上榜《財富》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進行篩選,能沉淀下來的企業已經寥寥無幾。
海爾智家:持續成長的能力
在家電領域,連續8年上榜《財富》世界500強、連續7年上榜“全球最受贊賞公司”的海爾集團旗下子公司海爾智家,成為唯一的案例。
今年,海爾智家《財富》世界500強排名390位,較2024年排名407位上升了17位。
海爾智家持續成長的能力來自哪里?
顯而易見,來自海爾智家完備的競爭力體系——從產品到技術、從國內到國外、從品牌到營銷、從企業文化到公司治理,連續多年登上《財富》雙榜,不過是海爾智家競爭力的外在映射。
海爾智家競爭力體系可以概括為“三大三小”,即三大核心競爭力+三大次核心競爭力。
三大核心競爭力:
1、卓越的科技競爭力:海爾智家在全球搭建了10+N開放創新體系,鏈接全球超25萬名專家,實現全球研發資源協同共享,強大的研發能力必然帶來強大的產品競爭力。
2、基于全球聲譽的品牌形象:海爾智家旗下多品牌矩陣對全球市場形成無縫隙覆蓋,滿足各階層用戶需求。其中,Haier連續16年穩居歐睿國際全球大家電第一,卡薩帝連續9年位居中國高端市場第一,Leader成為年輕人家電首選品牌;在新西蘭,斐雪派克穩居白電市場NO.1;在美國,GE Appliances成當地引領的家電公司;在日本,Haier和AQUA實現雙品牌冰冷綜合份額引領;在歐洲,Candy拿下互聯家電第一的市場份額。
海爾智家已進入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品服務超10億用戶家庭。
2024年,海爾智家海外市場實現營收1438.14億元,占當年總營收的50.29%,是中國所有大型家電企業海外收入占比最高的企業。
過去10年,海爾智家海外市場營收從186.5億元到1438億元,增長了近8倍。
當不少企業計劃走出國門時,海爾智家已實現對全球市場的無縫隙覆蓋,海爾智家旗下多個品牌已成為海外消費者熟悉的家電品牌。
3、國際化的本土化:海爾智家自始至終堅持國際化的本土化,即“全球戰略,本地執行”。這一戰略架構了海爾智家全球供應鏈體系。截至目前,海爾智家在全球擁有35個工業園、163個制造中心、126個營銷中心和23萬個銷售網絡。
以海爾智家旗下的GE Appliances為例,近80%產品在美國本地制造,有效化解了關稅壁壘帶來的市場風險。可以說,正是9年前那樁極具前瞻性眼光的跨國并購,讓今天的海爾智家在美國市場依舊從容不迫。
近年來,海爾智家調整經營重心,不斷將本土成功經驗復制到海外市場,海外市場正在逐步成為接續本土市場的新增長極。
三大核心競爭力之外,海爾智家還搭建了三大次核心競爭力。
三大次核心競爭力:
1、場景生態:未來的時代必定是場景生態的時代,海爾智家是全球首個推出智慧家庭場景品牌“三翼鳥”的企業。
2、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真正優秀的企業必定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海爾智家始終如一致力于開發節能、環保綠色產品,大力建設再循環互聯工廠,積極投身各項公益事業。
3、布局全球資本市場:海爾智家實現實業與資本雙輪驅動,搭建了“A+D+H”全球資本市場。
讓我們重新回到《財富》世界500強的話題。
2018年,海爾智家首次躋身《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499位,那一年企業的營收是1833億元,歸母凈利潤是74.4億元;2024年,海爾智家實現營收2859.81億元,歸母凈利潤187.41億元,排名2025年《財富》世界500強第390位。
優秀的企業總會被慧眼識珠的人發現,開源證券預測:海爾智家2025—2027年歸母凈利潤將分別達到210.9億、236.8億和259.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超10%。
同花順匯總29家機構的預測均值是:2025年,海爾智家凈利潤預計為213.21億元,同比增長13.76%;2026年將進一步增至237.03億元。
總之,海爾智家連續8年上榜《財富》世界500強、連續7年入選“全球最受贊賞公司”,為中國企業樹立了一個全球化標桿,其經驗值得所有正在出海以及準備出海的企業借鑒。
(作者系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
免責聲明: 家電資訊網站對《海爾智家再入《財富》世界500強,強在哪里?》一文中所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系QQ:411954607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面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并完全同意。敬請諒解。
-
- 推薦新聞
- · 海爾智家再入《財富》世界500強,強在哪里?
- · 海爾集團子公司之一:海爾智家再入《財富》世界500強
- · 中國家電領跑馬來西亞,海爾空調、冷柜均第一!
- · 海爾智慧家庭新成果:歐洲hOn APP用戶破千萬
- · 海爾智家與法國大西洋集團達成空氣能熱泵合作協議
- · 海爾智家的智慧家庭專利13連冠,對用戶意味著什么?
- · 海爾三翼鳥首發車家互聯平臺UhomeCar:車上管家家中控車
- · 海爾三翼鳥發布行業首個車家互聯平臺UhomeCar
- · AI家既有便利也有煩惱,全屋智能家居如何破局前行?
- · 增速超20%!高端用戶看重卡薩帝什么?